“亞裔細分法案”事件回顧
加州華人因擔心“亞裔細分法案”會影響華裔進入公共教育系統中就學、就業及取得合同等機會而強烈反對,多個加州華人團體和部分加州參眾議員以更是前往沙加緬度的加州議會大廈舉行反對此法案的活動。法案作者眾議員彭達最終在19日,也是所有法案可被修改的最后一天,對其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刪除了原本法案中所有涉及教育的部分,只保留用于州公眾健康與醫保的部分。對目前的狀況,加州共和黨參議員夏樂柏的華人妻子何美湄表示這是大家抗爭以后得到的最大勝利。
歧視現象屢屢出現
在美國,亞裔學生在教育上遭受不公已經不是第一次成為新聞事件,之前留學君跟同學們分享過費雪案的新聞以及美國名校對國人SAT的高要求《錄取時考慮種族合法!?國人SAT要高出多少才能“平等”競爭美國名校?》http://m.www086dd.com/news/dt/222-1-33510.html。
在八十年代,美國就曾出現過抗議常春藤歧視亞裔入學的聲音,當時的紐約時報還以"不可能的錄取"描述當時哈佛拒絕亞裔的狀況,聯邦政府也立案調查過。近年耶魯的亞裔學生略微回升,從2006年的12.7%,2007年的15.4%到2008年的13.8%和2009年的15.5%。但耶魯二十年來通報給聯邦的數據從沒有超過17%, 強烈暗示內定的亞裔配額的存在。
數據揭示亞裔受名校排擠
下圖為常春藤亞裔的百分比與美國亞裔學齡期學生人數的關系。此圖的作者Ron Unz為哈佛校友,軟件工程師和雜志發行人。

上圖中,亞裔適齡入學人口在20年中大約增加了100%(圖中虛線),同期(1990-2010)美國的人口從250million增長到300million ,增長了20%。但是亞裔進入最好學校的比例卻在1990年中期之后一直被限制。
這張簡單的圖表,直觀顯示了常春藤作為一個群體,仍然精心控制著亞裔學生在他們校園里的配額。
數據告訴你什么是配額
哈佛和耶魯的亞裔學生都在1993年接近或超過20%, 但隨后下降了3-5%, 然后二十年維持在這個水平,與亞裔學齡學生的增長亳無關系。哥倫比亞大學也在1993年亞裔學生達到高峰,隨后迅速下降而恒定不變。
康乃爾的一部分為州立大學,使得它是常春藤中錄取率最高的。即使以科學和工程見長,理應吸引更多亞裔申請的康乃爾,也在1995年亞裔百分比達最高值后下降。
達特茅斯亞裔學生的增長是顯著的,從1990年的5-6%至現在的15-17%,但它就是在韓裔校長的領導下也沒有突破常春藤的亞裔配額。
與加州理工完全相反,八所常春藤的亞裔學生數從1990至2011一直維持在20%以下。從圖上看,他們從2000年至2011年期間更是重疊在一起的驚人的平線。
在美國作為少數族裔的我們,從數據能明顯感受到遭到美國頂尖名校錄取的排擠,歧視與排擠,在很多國家都是長久而難以很好解決和改變的問題,然而“亞裔細分法案”改變的案例也說明,要學會發聲和抗爭,這是消除偏見和歧視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