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都看過中國前往美國的留學生在海關因為微信聊天記錄和微信存儲的內容被拒絕入境強行遣返的。近日,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USCBP)發起一份可能是史上最嚴的簽證法案,這份法案嚴(li)格(pu)到什么程度呢?這個消息一出,國內留學圈的小伙伴們是一片哀嚎,來和芥末君一起了解一下吧,還有一些應對方案同學們可以參考一下。
公開言論審查:
建議抵達和離開美國的非美國公民
在邊境核查單上添加社交媒體賬號
包括推特、臉書及其他社交媒體賬號
以方便海關查詢。
此項新提案針對所有非美國公民,包括通過免簽計劃進入美國的游客。
雖然社交媒體賬號這一欄并非必填項,但如果不填可能會引起海關的懷疑……
目前,此項提案仍在公示和收集意見當中,公示60天后,預計將于8月22日進行正式審議。
一旦通過意味著美國海關有權審查你的個人社交媒體賬號,如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間等相關社交賬號,在這些平臺上發的內容將成為評估你是否可以出入境美國的標準之一。
應對方案:
敏感詞要注意不要使用
美國國安部(DHS)表示,此舉是為了國家安全,排查所有進入美國的游客,便于更準確地識別不法活動和可疑聯系,找出潛在威脅。
DHS此前曾被迫公開了一份用于監察社交網絡和在線媒體上恐怖分子和其他威脅的關鍵詞和語句名單。下面這些詞句大家千萬別用!
「attack」(襲擊)、
「Al Queda」(基地組織)、
「dirty bomb」(臟彈),
此外還有一些看似沒有關聯的詞語,
比如「pork」(豬肉)、
「cloud」(云)、
「team」(團隊)
「Mexico」(墨西哥)。
避免敏感內容
美國海關一般對于電子設備信息內容的檢查范圍分為:
一種是簽證欺詐
在掛靠身份的女留學生案例中,海關就曾在“小黑屋”用中文對這名女生過,“我們(美國海關)最討厭的就是你們這樣弄虛作假的學生了,掛個名不上課就以為可以留在美國。”
另外一種是未成年人淫穢內容
加拿大留學生微信“藏”黃圖被海關盤查就是個典型案例。
還有就是移民傾向的敏感內容
比如討論在美買房,說要來打工,這些線千萬不要碰。要知道你是不是真的有移民傾向不重要,重要的是海關怎么認為,一旦判定你有,很可能會直接取消簽證或遣返。
所以說之后美國海關監管越來越嚴了。大家以后對于手機或電腦里那些可能引發海關懷疑并導致遣返的話題,還是謹慎為妙。
驗DNA
申請親屬移民的人士,必須在基因測試確認血緣關系后才可被考慮。
基因測試費用由申請方自付。
基因測試結果必須連同申請文件一同提交。
驗DNA背景回顧:
a. 過往哪些情況需DNA鑒定?
以前,只有缺乏出生紙或其它文件證明親屬關系的美國公民或永久居民,才需要用DNA鑒定,一般來說,親子鑒定有以下四種狀況:
1. 孩子父母一方在中國,一方是中國以外國籍,孩子在中國出生,現孩子戶籍關系需要轉到國外;
2. 孩子父母國籍均在國外,而在中國生有孩子,孩子隨父母到國外定居;
3. 外國國籍人員,在中國還有直系親屬需要到國外定居;
4. 中國國籍人員到國外定居,子女隨遷。
b.目前驗DNA的程序。
第一步: 首先, 你須選一家美領館指定的實驗室,進行基因鑒定的必要安排(包括支付費用)。實驗室將按照你的要求寄一套采集口腔粘膜樣本的器具,及詳細說明到美領館。收到之后,美領館將通知你和其他有關人員來領事館由指定的醫生采集樣本。
(美國申請人如需采集樣本, 可以在所選定的美國實驗室采集樣本,也可在領事館采集樣本);
第二步: 采集樣本的工作由美領館指定的醫生在領事館內進行;
第三步: 采集完的樣本將寄回所選定的實驗室做測試和分析;
第四步: 實驗室必須將鑒定結果直接寄到美領館。
總之,這個法案的消息公開之后,吐槽的不僅是華人,也引發了“歪果仁”很強烈的吐槽。
這個法案具有歧視性,又危險,我們不能讓國會通過。
國會不該為歧視立法,快住手。
DNA測試一單就要1000刀呢!
這個法案把所有的簽證申請者都看作罪犯一樣,這樣做就會讓我們的國家更加安全嗎?
這個法案對加強國家安全半點關系都沒有,反而只會增加立法系統的開銷。
現在還不知道法案是否涉及收養兒童,以及那些有著百般理由不愿意分享父母DNA特征的人。
目前此項法案能否通過還是未知數,同學們可以理性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