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波大學打破傳統學部制,采用“學群-學類”體系替換了原有的學部制度,旨在促進學科交叉與綜合研究。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筑波大學的學群情況與這種制度的優勢。
一、學群情況
基礎學群(6個):
人文文化學群:人文、比較文化、日本語·日本文化
社會國際學群:社會、國際綜合
人間學群:教育、心理、障礙科學
生命環境學群:生物、生物資源、地球
理工學群:數學、物理、化學、應用理工、工學系統、社會工學
信息學群:信息科學、信息媒體創成、信息(圖書館)
專門學群(3個):
醫學群:醫學、看護學、醫療科學(學制5年)
體育專門學群:體育科學
藝術專門學群:美術、構成、設計
二、學群與學部的對比優勢
學科融合性更強:
例如,理工學群整合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與應用理工、社會工學等應用方向,避免傳統學部制下學科割裂的問題。
研究導向明確:
學群下設學系26個,教師按專業歸屬學系,強化研究深度與資源整合。
學生選擇靈活:
學類提供細分專業方向,學生可根據興趣選擇,同時學群制鼓勵跨學科學習,如人文文化學群的學生可選修社會國際學群的課程。
三、對于留學生
申請靈活性:
留學生可根據目標專業直接申請對應學群,如理工科申請“理工學群”,文科申請“人文文化學群”,避免因學部名稱混淆而錯選。
研究資源豐富:
學群制下,跨學科研究團隊和實驗室資源更易共享,例如生命環境學群與醫學群可能合作開展生物醫學研究。
升學路徑清晰:
筑波大學大學院設8個碩士課程研究科和18個博士課程研究科,與學群制高度銜接,便于學生繼續深造。
想了解更多院校信息,可以聯系芥末老師進行詳細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