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留服對非全日制學歷的排除是出于維護認證權威性、保障教育質量及與國內政策銜接的需要。這一規定旨在確保留學生學歷的含金量,同時防范低質教育項目對國內市場的滲透。
1. 政策明確排除非全日制學歷的認證范圍
- 根據《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辦法》,中留服明確將“通過函授、遠程教育及網絡教育等非面授學習方式獲得的學歷學位證書”列為不予受理的范圍。這一規定旨在確保認證的學歷符合全日制教育的標準,避免非正規學習形式可能帶來的質量爭議。
- 此外,中留服認證的核心是評估學歷的“合法性、真實性與對應關系”,非全日制學歷因學習形式靈活,難以通過統一標準驗證其學習過程和質量。
2. 學習形式與質量保障的差異
- 非全日制學歷(如函授、遠程教育)通常缺乏嚴格的面對面教學管理和學術監督,其課程強度、師生互動和考核標準可能與全日制教育存在顯著差異。中留服認為這類學歷可能無法達到中國高等教育對“系統性學習經歷”的要求。
- 例如,部分國家的非全日制課程允許學生通過短期集中學習或在線完成,而中國現行認證體系更注重學生在境外實際學習時間和教育過程的連續性。
3. 防范“野雞大學”和低質量教育項目
- 非全日制學歷更容易被一些不合規的教育機構利用,通過低成本、低門檻的方式頒發文憑。中留服通過排除此類學歷,可減少“文憑工廠”和未經認可的教育項目對國內就業市場的沖擊。
- 若學校為私立院校或未被所在國權威機構認可,其頒發的非全日制學歷更易被直接拒絕認證。
4. 與國內教育體系的銜接問題
- 中國的學歷學位體系以全日制教育為主流,非全日制學歷(如成人教育、自考等)在國內的認可度本身存在限制。中留服的認證標準需與國內教育政策保持一致,避免因認證國外非全日制學歷導致國內外學歷對應關系混亂。
- 例如,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若未備案或采用非全日制形式,同樣會被視為違規辦學而無法認證。
5. 特殊情況的例外處理
- 值得注意的是,中留服對因不可抗力(如疫情)導致的遠程學習部分會標注“未全程在境外學習”,但仍予以認證。這表明政策并非完全排斥靈活性,而是強調學習形式的合規性。
- 但對于純粹的非全日制學歷(如全程函授),因其本質不符合認證的“全日制”基礎要求,仍被排除在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