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日本私立大學,“早慶”雙雄的名字如雷貫耳。無數學生擠破頭想沖進早稻田的紅磚墻或是慶應的三田會。然而現實是殘酷的,頂尖名校的光環耀眼,競爭的激烈程度也堪稱慘烈。難道除了“早慶”,日本私立大學再無“能打”之選?
當然不是!在日本高等教育版圖上,私立大學也有自己的梯度,同樣實力強勁、特色鮮明,就業力也完全不輸,它們才是許多學生心中性價比與未來前景兼具的“寶藏校”。
上智大學 (Sophia University): 國際化程度超高!坐擁東京都心黃金地段,文科社科尤其強勢(國際關系、法學、新聞傳播等),在歐美和回國就業市場認可度都很高。芥末醬提醒你,如果有回國發展的打算,這組里優先考慮上智!
東京理科大學 (Tokyo University of Science): 理工科的硬核實力派!基礎學科(數理化)扎實,畢業生在理工界口碑極好,就業完全不虛很多國公立。不過,理工科的同學,如果背景不錯,國公立大學往往是更經濟實惠的選擇(競爭相對沒文科那么慘烈哦)。
國際基督教大學 (ICU): 小而精的典范!位于東京郊區三鷹市,校園環境絕佳。最大的特色是全英文授課的博雅教育(Liberal Arts),超高的國際化比例和師生比。適合追求獨特教育體驗、英語超棒、志在跨國領域的同學。
這就是東京都圈最受矚目的私立集團:明治大學 (Meiji)、青山學院大學 (Aoyama Gakuin)、立教大學 (Rikkyo)、中央大學 (Chuo)、法政大學 (Hosei)(有時也加上學習院大學 (Gakushuin))。
日本人心中,青山(時尚、國際教養)和立教(文藝、異國情調)是“白月光”。但在中國留學生圈,明治大學憑借其均衡的綜合實力(尤其商學、政經)和超強知名度,通常是首選!
中央大學特別說,它的法學部在MARCH里堪稱“王者”,地位拔尖!原因?它家通過日本“地獄難度”新司法考試的比率超高!當然,這考試跟大多數留學生關系不大,但足以說明其法學底蘊之深厚。
關西地區(大阪、京都)的私立頂梁柱:關西大學 (Kansai)、關西學院大學 (Kwansei Gakuin)、同志社大學 (Doshisha)、立命館大學 (Ritsumeikan)。
這四所實力伯仲之間,同志社通常被認為略勝半籌,學術傳統深厚(尤其文科社科)。還有個好消息,它們的學費并非大家想象中“私立天價”,相對親民不少!關西生活成本也比東京低,性價比值得考慮。
這幾個集團名字有點“密恐”,但都是日本私立的重要組成!
成成明學獨國武: 包括成蹊大學、成城大學、明治學院大學、國學院大學、獨協大學、武藏野大學等。很多是教會背景學校,學費往往相對便宜。
日東駒專: 日本大學 (Nihon)、東洋大學 (Toyo)、駒澤大學 (Komazawa)、專修大學 (Senshu)。 日本大學特別說: 絕對的“巨無霸”!在校生超6萬,規模堪比國內的吉大、鄭大!專業覆蓋面極廣,建筑學是王牌,藝術類實力也僅次于多摩美和武藏美!名字叫“日本大學”,校區遍布全國,但總部在東京。
產近甲龍: 京都產業大學 (Kyoto Sangyo)、近畿大學 (Kindai)、甲南大學 (Konan)、龍谷大學 (Ryukoku)(主要在關西)。
這些學校是日本大中型企業招聘時,私立大學畢業生的重要“及格線”(類比國公立里的佐賀、鳥取、秋田、琉球、島根等大學)。其中,除了國士館(在大東亞帝國里),都比較熱衷于招收留學生,有些甚至在國內設了辦事處,申請相對友好!
首都圈專注于工科的優質私立:芝浦工業大學 (Shibaur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東京電機大學 (Tokyo Denki)、東京都市大學 (Tokyo City University)、工學院大學 (Kogakuin University)。
尤其是芝浦工業,對外國人非常開放,提供了很多針對留學生的交換和支持項目!是理工科同學在國公立之外的重要選擇。
南山大學 (Nanzan)、愛知大學 (Aichi)、愛知學院大學 (Aichi Gakuin)、名城大學 (Meijo)、中京大學 (Chukyo) 等是名古屋及東海地區的優質私立。
南山大學絕對是區域翹楚!但除非你一開始就鎖定名古屋發展,否則更推薦優先考慮東京圈(機會最多)或京阪神圈(關西核心)的私立大學,資源和人脈更廣。
像京都外國語大學、關西外國語大學、大阪經濟大學、大阪工業大學、佛教大學等。
這些學校基本是“看名字就知道在哪、學啥”!就像國內的“北外”“上外”,名字本身就是金字招牌,專業特色鮮明,在特定領域就業(尤其回國)很有優勢。
大東文化大學、東海大學、亞細亞大學、帝京大學、國士館大學這組。
劃重點: 這就是前面提到的,日本企業招聘私立生的重要“及格線”院校。除了國士館,其余幾所都對留學生比較熱情。它們是沖刺更高目標未果時的保底選擇。
//////////
無論是雄踞關西的“關關同立”、穩守東京的“MARCH”、精于特色的“成成明學”,還是務實進取的“日東駒專”,它們都擁有深厚的底蘊、鮮明的特色和強大的就職網絡。
名校的光環固然誘人,但真正“能打”的寶藏,往往藏在那些與個人志向、學科興趣、職業規劃高度契合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