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學的綜合排名五花八門,非常知名的有《泰晤士報》、《衛報》、《金融時報》等。但排名這件事并非是官方行為,而是各個機構自己建立體系、設定標準進行評估的,其中有很大的商業性。它們的調查數據的來源有些來源于大學提供,有些源于眾多所大學的學生調查問卷,或網上選票而得。雖然這些有名的機構都盡量追求數據的嚴謹性與科學性,但也無法100%的排除虛假數據的可能。
常常讓同學們困惑不解的是,明明同一所學校,為什么不同的排名機構排出的名次會高低不同呢?甚至有時差異還很大?其實,并非是排名機構之間有好壞對錯之分,而是它們各自參考的主要指標有所不同。
以《泰晤士報》、《衛報》以及REF排名為例,《衛報》排名是“以學生體驗為中心,而并非對大學在某個領域的表現進行“客觀”的評分”;REF(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排名則集中于評估英國大學的研究水平。泰晤士報的大學排名沒有側重于大學的某一個方面,而是覆蓋了四個方面:教學、研究、知識傳播和國際化程度,但從指標的比重上來看,泰晤士報還是更加重視教學、學術研究和論文引用。
此外,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同一所學校在同一家機構的排名也會每年變化,例如:每年大學硬件設備的注資、畢業率等。假設某大學今年給自己的校計算機中心投入了幾百萬英鎊,用于更換硬件設備,那么這所大學第二年的排名可能會因此影響而升高。
所以,沒有任何排名能做到絕對客觀、完全科學。每個排名有自己的側重,不可能展示出一所大學的全景。學生在選取學校時不能完全依賴于一個排名, 拋卻讓人頭疼的排名,自我的學習能力評估、大學的入學標準、校園的地理位置、畢業率、未來的工作前景、是否有實習推薦等,都是應該納入選校時考量的因素。
泰晤士高等教育各種排名(THE)
參考5項指標:
教學、研究、論文引用、國際化程度和產業收入
另有THE世界大學聲譽、THE年輕大學、THE學生體驗度等排名可供參考。
QS世界大學排名
參考6項指標
根據全球專業學者調查得出的學術聲譽(40%)
根據全球雇主調查得出的雇主聲譽(10%)
師生比例(20%)
教員文獻引用次數(20%)
國際生比例(5%)
國際教師比例(5%)
衛報排名
參考指標
National Student Survey – teaching教學質量
NationalStudent Survey – assessment and feedback評估及反饋
NationalStudent Survey – overall satisfaction整體滿意度
Value-addedscores 增值分數
Student-staff ratios 師生比例
Expenditure per student 生均經費
Entry scores 錄取分數
Career prospects就業前景
REF大學研究評鑒
相隔近7年才出一次的純學術角度排名,被視為學術界的大選舉,甚至能直接左右一個英國大學能獲得多少研究經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