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日本確實有很多值得國人學習的地方。在日本生活后,一直對日本體現在細節處的“好”念念不忘,還總結出中國人到日本之后最不習慣的幾件事。
1.路不拾遺
在日本留學的時候,為了省錢經常要貨比三家,比如超市A的雞蛋便宜,超市B的水果特價了,所以需要騎車幾家超市來回逛幾次。開始還像在中國一樣,找個地方把自行車鎖好,超市A買的東西隨身帶著。但是后來發現,在日本,自行車可以不用鎖,身上的包啊,隨身物品可以放在自行車車筐里直接扔在外面就好了。(貴重物品還是自己帶著好)在日本生活的時候一直是這樣的,從來都沒有丟過東西,也沒丟過自行車。
2.跌倒很多人扶,救護到達迅速
有一次在電車里遇到一個女生暈倒了。當時是車廂里立即有乘客按了緊急對話按鈕,告訴工作人員有乘客暈倒了。然后周圍的人一起讓出了一整行座,然后男生合力把暈倒的女生抬到座位上躺著。列車到下一站的時候,門一開,幾個穿著制服的工作人員帶著擔架就把女生立即給接走了。全程一點都不耽誤電車的運行時間,救護到達十分迅速,周圍的正能量也滿滿的。
3.去餐廳吃飯不催促上菜是基本的禮儀
國內吃飯一定是“服務員,菜還沒上吶”,但是在日本生活中,下單之后,你就一定要相信服務員和廚房是會盡力為所有客人服務的,所以不要催。催上菜是一件沒有禮貌的事情,如果遇到溝通困難,又愛催促的客人,是很有可能被加入黑名單的。
4.很多公共場所要脫鞋
這件事情在你去日本之前一定要知道,日本的很多地方要脫鞋。一個是保證沒有聲音,一個是為了舒適和干凈。記住這些地點,讓你在日本生活中不再犯二:試衣間要脫鞋、醫院要脫鞋、學校要脫鞋、溫泉酒店進門就要脫鞋。寺廟神社進入參觀要脫鞋、高級飯店要脫鞋,所以不要穿有破洞的襪子了。
5.地鐵,公交里不能大聲講電話,也不能大聲交談。
在整個日本生活過程中,被警告過兩次,一次是夜行巴士上遇到了中國校友,激動起來忘記了,被司機警告。一次是在地鐵上講電話,忘記了,被乘客提醒。以后再也不敢了。
6.小店很多,多帶現金,不支持刷卡
和中國的大城市不同的是,日本雖然也有很多商場。但是也有很多商店街,地下鐵的商圈是個人經營的小店,以及飯館也是。這些很多都是不支持刷卡的,所以,要在日本生活,提前兌換好現金是必要的。
7.問候語一定有回饋
在日本生活,一定要注意,如果有照面有眼神接觸要大聲地問好,只要是ほんにちは (你好)必定會回 ほんにちは (你好),如果你下班,也會大聲說お先に失禮します。(我先走了),所有人必定會回お疲れさん(辛苦了)。而如果你吃完飯,服務員對你說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謝謝),則一定會回ご馳走様(多謝款待)。
這是在日本生活的時候的感覺,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哈日,但是確實就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