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很多對日本留學感興趣的法律專業學生都會問的問題。對于這個問題,并沒有一個簡單的“是”或“否”的答案,它更像是一個充滿利弊權衡的選擇。為了幫助你做出明善的決定,我們來客觀地分析一下,去日本讀法學碩士究竟意味著什么。
首先,要分清兩種“法碩”
在日本,法律專業的碩士課程主要分為兩種,它們的培養目標和路徑完全不同。
01
法學大學院(學碩)
這是絕大多數中國留學生申請的路徑。它是一個以學術研究為導向的碩士課程,不限制非法學背景的學生報考。但關鍵的一點是,畢業后不能直接參加日本的司法考試(法考),如果想在日本成為律師,需要先通過一個難度極高的預備考試。
02
法科大學院(專碩)
這是以培養律師、法官等法律實務人才(“法曹”)為目標的專業型大學院。對于持有國內本科學位的學生來說,通常無法直接報考此類課程。
所以,我們通常討論的“去日本讀法碩”,指的都是前者——以學術研究為主的“法學大學院”。
申請路徑與成本考量
了解了目標之后,我們來看看實際的投入。
01
申請路徑
對于國內本科生,無論是法律專業還是日語專業,通常都需要經過語言學習、作為“研究生”(預科生)過渡,再考入大學院的完整流程。這意味著需要投入相當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跨專業或跨語言的學習。
02
留學費用
日本留學的性價比相對較高。國立大學的學費每年約55萬日元,私立大學約100萬日元/年。同時,日本允許留學生每周合法打工28小時。根據已有經驗,在非東京地區,如果能平衡好學業、備考和打工,勤工儉學的收入基本可以覆蓋日常開銷,家庭的經濟負擔相對較小。
03
就業前景
現實的機遇與挑戰 這是整個選擇中核心、也需要客觀面對的部分。
在日本就業,成為律師的可能性極低。由于無法直接參加司法考試,想通過這條路留在日本做律師,難度非常大。所以一般法碩只能作為轉換賽道的跳板。這是日本法碩的一大優勢。由于日本企業在招聘應屆生時對專業限制較寬,法碩畢業生完全有機會進入其他行業。比如,有成功入職IT公司、證券公司的先例。對于不想再從事法律工作的同學來說,這提供了一個轉換職業方向的寶貴機會。
回國就業,日企法務的“窄門”。對于有日本業務的律所或公司法務部,日本法碩背景當然有優勢,但這類崗位非常稀少,需要一定的機遇。主流法律市場的競爭力。在投融資、資本市場、爭議解決等國內主流法律服務領域,日本法碩的競爭力并不大。目前的核心競爭力仍然牢牢掌握在“五院四系”本碩、或擁有英美法系留學背景(特別是美碩)及出色英語能力的畢業生手中。
這到底是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去日本讀法碩,是一個高性價比的“平臺”和“跳板”,但并非通往法律職業金字塔尖的“捷徑”。選擇的好壞取決于它是否與你的個人目標和職業規劃相匹配。想清楚你留學的根本目的,是做出正確決定的第一步。
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