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醫學專業排名靠前的大學有:
東京大學(University of Tokyo)
東京大學誕生于1877年,由“東京開成學校”與“東京醫學校”在明治維新期間合并改制而成,初設法學、理學、文學、醫學四個學部和一所大學預備學校,是日本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其部分科系最早可以溯源到靈元天皇時期;學校于1886年更名為“帝國大學”,這也是日本建立的第一所帝國大學;1897年,其易名為“東京帝國大學”;二戰后的1947年9月,正式定名為“東京大學”。
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
京都大學擁有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京都大學數理解析研究所、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等多個一流的科研機構。截至2020年,共有19位諾貝爾獎得主與京都大學存在某種程度的關聯,其中校友和教授共11位。世界上第一位黃種人諾貝爾獎得主湯川秀樹亦為該校教授。
大阪大學(Osaka University)
大阪大學起源于1838年緒方洪庵設立的蘭學塾“適塾“。1931年,原大阪醫科大學的醫學部與理學部組成大阪帝國大學,成為日本第六所舊帝國大學,之后吸收了原大阪工業大學的工學部。二戰后,正式更名為大阪大學,并陸續統合了大阪高等學校、浪速高等學校、大阪藥學專門學校,形成一所規模較大的綜合性大學。2007年,大阪外國語大學兼并為其外國語學部。

東北大學(Tohoku University)
作為日本舊帝國大學之一,東北大是日本文部科學省指定國立大學和超級國際化大學計劃的A類頂尖校,八大學工學系聯合會、學術研究懇談會(RU11)、卓越研究生院計劃、領先研究生院計劃成員,國際高校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重要成員,參與日英RENKEI等項目。該校現已涵蓋文、理、工、醫、農各科。
慶應義塾大學(Keio University)
慶應義塾大學(Keio University),亦稱慶應大學,簡稱慶大(けいだい),是一所世界著名研究型綜合大學,也是日本歷史上第一所高等教育機構。慶應的前身是創立于1858年的“蘭學塾”,是江戶時代一所傳播西洋自然科學的私塾學堂,在創始人福澤諭吉的指導和影響下不斷發展,在日本社會中發揮著先驅領導作用。
東京醫科齒科大學(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東京醫科齒科大學(英文: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日文平假名:とうきょういかしかだいがく),簡稱東京醫齒大,位于日本東京都文京區,是日本著名的國立大學,指定國立大學成員。于1928年建立,1946年開設大學教育。其齒學部是日本最早成立的公立牙醫學教育機構,也是舊六齒科大學之一,2004年4月成立國立大學法人。東京醫科齒科大學擁有2個學部、2個研究科、2所圖書館、2所附屬醫院,以及眾多的研究機構。
名古屋大學(Nagoya University)
名古屋大學創辦于1871年。1939年被命名為名古屋帝國大學,成為日本最年輕的舊帝國大學。1947年正式更名為“名古屋大學”。2004年,國立大學法人名古屋大學成立。2020年,國立大學法人東海國立大學機構成立。名古屋大學現擁有10個學部、15個研究科、3個研究所、2所全國共同利用共同研究基地、29處校內共同教育研究設施。
九州大學(Kyushu University)
東京帝國大學和京都帝國大學建立后,日本國內就有再在九州建立一所帝國大學的提議。1903年4月,作為京都帝國大學的分部,九大前身的京都帝國大學附屬福岡醫科大學成立。1911年,其被日本政府單獨設立為“九州帝國大學”。二戰后的1947年,其被正式定名為“九州大學”。九大共擁有12個學部、18個研究科、5個研究所,在校學生約18619名、教員約2074名,其中外國教員271人,國際留學生共2387名。
北海道大學(Hokkaido Universit)
北海道大學創立于1876年,其前身為札幌農學校,是日本最早的高等教育機構。1918年,札幌農學校更名為北海道帝國大學。作為七所帝國大學之一,北海道帝國大學是日本設立的第四所帝國大學。1947年,北海道帝國大學更名為北海道大學。2004年,“國立大學法人北海道大學”創建 。2010年,北海道大學工學部教授鈴木章榮獲諾貝爾化學獎。2021年,北海道大學Benjamin List教授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岡山大學(Okayama University)
岡山大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曾經被提議為日本帝國大學建設計劃(即如今代表日本最高教育水平的“舊制帝國大學”)中的一員,但在隨后的日本帝國議會中被否定,正因如此,岡山大學也被稱作日本的準帝國大學,享有極高的教學聲譽。
此外,被日本文部科學省“研究大學強化促進事業”和日本厚生勞動省“臨床研究核心醫院整備事業”兩個項目同時選中的除了七所舊制帝國大學之外,只有岡山大學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