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大學畢業后回國認可程度高不高?今天芥末小編給同學們介紹一下東京大學畢業以后回國工作學歷認不認可,東京大學是一所本部位于日本東京都文京區的世界級著名研究型綜合國立大學。作為日本最高學術殿堂和七所舊帝國大學之首,其在全球都享有極高的聲譽。其是國際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亞洲大學聯盟,和國內指定國立大學、學術研究懇談會、超級國際化大學計劃、卓越研究生院計劃、領先研究生院計劃、日瑞Mirai項目成員。
東大誕生于1877年,由“東京開成學校”與“東京醫學校”在明治維新期間合并改制而成,初設法學、理學、文學、醫學四個學部和一所大學預備學校,是日本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亞洲最早的西制大學之一,其部分科系最早可以溯源到靈元天皇時期,作為資本主義文明浪潮沖擊下的直接產物,東大在日本社會有著舉足輕重的歷史性地位。學校于1886年更名為“帝國大學”,這也是日本建立的第一所帝國大學;1897年,其易名為“東京帝國大學”;二戰后的1947年9月,其正式定名為“東京大學”。
截至2014年,東大培養了包括9名諾貝爾獎得主、6名沃爾夫獎得主、1名菲爾茲獎得主、16位日本首相、21位(帝國)國會議長在內的一大批學術名家、工商巨子、政界菁英,在日本國內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都無可比擬。作為一所世界頂尖的綜合大學,東大在2016年CWUR世界大學排名中名列世界第13位、日本第1位;其在2019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位列世界第25位。

東京大學優勢學科
東京大學綜合實力穩居日本國內第一位,與排名第二位的京都大學共同構成日本科教金字塔的最尖端。東京大學所有學科門類均無明顯短板,在理學、醫學、文學、工學、政治學等領域擁有世界級的學術影響力,在土木、建筑學領域更是居于最尖端隊列。
和其他優秀的亞洲高校相比,東京大學在治學理念上有兩個顯著的特點。其中第一個,是將“教授治校”放在學校管理的核心位置。這可以說是東京大學各院系保持高度專業性和學術性的一項根本保障。
除了管理獎學金、支援留學生等服務性部門,東京大學的各個院系幾乎都沒有專門的行政人員。每個院系的管理者,就是它們自己的教授和老師,甚至連學籍管理、網絡維護這些雜事都是由教師們親力親為。在這樣的管理模式下,每個院系甚至每個老師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權,他們的每一個行政措施,都是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在這樣的管理模式下,東京大學的學術自由得到了充分發揮。
和中國大學的研究生院一樣,日本高校的碩士、博士教學也普遍采用導師負責制。但在東京大學,每個院系,甚至每個老師都可以決定自己研究室的組織結構。比如,在某文科研究生院中,研究文化史的老師對“師傅帶徒弟”的模式非常看重,而研究互聯網文化的導師卻采用開放式論壇,每一個研究室的氣氛都是獨一無二的。
東京大學學校、院系的每一個舉措,都是在充分考慮了自身專業特點的前提下實施的,甚至就連自己的上課時間都和別的院系不一樣。無論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直接尋找自己的導師或留學生支援中心解決,絕不會遇到“踢皮球”之類的現象。
而且,從提供教育服務的觀點出發,東京大學在校園內設立了餐館、便利店等。本鄉校區修建了星巴克、賽百味、Lawson等店鋪。醫學部研究樓還修建了意大利餐館。為了加強信息的發布,還設立了由學生管理的網站。
走進東京大學校內的超市,會發現這里有著和普通超市完全不同的貨架排列:筆記本電腦和各種專業儀器就像一盒盒餅干一樣整齊碼放在一起,文具柜的旁邊還掛著一排一般超市很少見的白大褂。
此外,在東京大學的主校區里,食堂和快餐店多達21家,無論身處校園哪個角落,都能很快找到吃飯的地方。
和日本很多大學一樣,東京大學的后勤是交給“東京大學消費生活協同組合”(簡稱“生協”)的企業組織經營的。校方對“生協”的要求是:既不許賠錢,也不許賺錢。在這樣的經營理念下,學校的后勤將最主要的精力都放在降低成本、提供更多便利措施等方面。如今,東京大學內部的衣食住行都非常便利,學生可以放心將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課業和專業研究上。
東京大學信息學環
相比其他高校,東京大學的必修課是比較少的,而另一方面,東京大學的選修課卻多得令人眼花繚亂。不僅如此,無論年級、專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任意選擇課程,只要時間允許,選什么課都可以。物理系的學生可以選修世界史,教育學的學生可以選修計算機……文科生和工科生,大一新生和博士生出現在同一間教室,在東京大學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因為學生們的專業角度和深度五花八門,經常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所以東京大學的每一場課堂討論都非常值得期待。
這種扁平化的課程設置,可以說是東京大學的另一個特點,這得益于東京大學在新世紀中教學思維的改變。
自從進入21世紀以來,有一個詞被越來越高頻度地在教育界提及:“復合型人才”。在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的今天,各學術領域的互相滲透與交融已經成為每個專業發展的必然趨一勢。因為提倡“教授治校”,一線教師就是管理者,東京大學在學術發展趨勢方面的嗅覺非常敏銳,并立即著手進行教學改革。2000年,東京大學將一些看似聯系不大的幾個專業,如社會學、政治學、文化學、信息工程、統計學、環境學等統合為“信息學環”,并設置“學際信息學府”。這一打破常規的舉措,在當時引起了日本學界廣泛的爭論。
十年后的今天,“信息學環”的特殊能力開始充分顯現出來:計算機專業出身的理科教授,在進行國際互聯網政策等社會學研究時,會以網絡構造等技術手段為理論基礎,提出“IP 地址即國家資源”的觀點。國際政治學出身的教授在研究地域文化交流時,電會從國家利益的角度出發,做出和傳統文化專家完全不同的解讀。
與此同時,東京大學還鼓勵教授積極參與媒體、企業和政黨活動,而不是泡在研究室和圖書館里。東京大學的教授幾乎沒有不在社會團體中任職的。所以和日本其他高校相比,東京大學的老師往往具備更加寬廣的視野,他們很清楚社會各界的實際需求,并且將實現這些需求作為自己研究的重要部分,寫入論文、帶入課堂。
東京大學評價排名
2017年10月25日,2018年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發布,東京大學在亞洲排名第三。
2017年11月,全球就業能力最強大學排行榜出爐,東京大學排名第9。
2019年6月19日,2020QS世界大學排名發布,東京大學排名第22位。
2019年8月15日,2019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發布,東京大學世界排名第25。
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36名
2020USNews世界大學排名第74名
同學們通過以上對日本東京大學的介紹,應該已經明白東京大學畢業之后回國的認可程度高不高了吧,東京大學處于舊帝國大學之首,能成功申請到東京大學留學的同學們無疑是天之驕子了,也希望同學們更加努力實現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