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17日,日本政府向自民黨法務部門,會議提交了《出入國管理及難民認定法》修正案(以下簡稱:《入管法》修正案)的新制度的詳細方案。此方案旨在擴大接納外國人勞動者。
方案內容包括,自明年4月起,5年內最多接納34萬人;活用政府補助金,鼓勵支持各地方自治體,以避免外國勞動力太過集中于大城市;構建應對多語言環境和日語教育的加強等等。
計劃將作為5年預期接納人數的約34萬人定位為接納“上限”。如果經濟形勢發生變化,勞動力短缺消除,將停止發放新在留資格。
另外,為了防止人才集中于城市地區,將討論實施財政支援等,包括充分利用面向在外國人接納方面推進先導性舉措的自治體的地方振興補助金,以敦促自治體采取自主的外國人援助措施,應對外國人集中于工資相對較高的東京等地、地方的勞動力短缺無法改善的狀況。
《入管法》修正案將設置新的在留資格“特定技能1號及2號”,允許外國人在日本從事單純勞動。
將以勞動力短缺嚴重的看護、餐飲和建筑等14個行業為對象。日本政府提出實施新制度的基本方針和各領域實行方針、法務省令、納入面向外國人的援助措施的綜合應對舉措的各項方案。
針對人才緊缺領域新設兩種在留資格,分別為從事需要具備知識、經驗等一定技能的業務的“特定技能1號”和從事需要熟練技能的業務的“特定技能2號”。2號允許攜帶家屬,若滿足條件還可定居。
日本少子老齡化問題逐年加劇。相關機構調查結果表明,到2030年日本將缺少644萬人的勞動力,擴增到現在的5倍以上。
有關專家預測,到2030年,日本人可能將會出現大換血,日本20歲到40歲的人口中,外來移民的比例將達到10%。即每十個日本人中,就有一個是來自其他國家的移民。
所以這樣引入外國勞動力的政策,在我們看來無疑是對日本經濟社會最好的選擇。那日本當地人又是如何看待這一政策的呢?
現在的日本,不只是為人手不足而補充勞動力,而是進入了接受各種各樣外國人才的階段。如果日本社會不能讓他們和日本人平等的生活,日本就會失去優秀的人才。『培養人才使其活躍在社會上』這里的“人”等于日本人的想法是錯誤的。再這樣排除外國人的話日本在國際競爭中還會越輸越慘
沒必要和外國人和諧相處!接納外國人勞動者只是因為他們是『便宜,好用又好扔的勞動力』罷了。現在日本的老人只靠年金已經生活不下去了,所以不情愿也要工作。外國人勞動者會搶了他們的工作。日本女性也一樣。所以首先應該先保障這些人的工作。如果要錄用外國勞動者,日語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也必須遵守日本的文化和制度。
外國人的孩子如果語言不通的話在日本也很難收到良好教育,學校和私塾等機構應該對其進行支援。
應該加入各地居委會。當然入會費也應該調降,而且要下功夫促進他們與日本人的協働?共生?共創,特別是對于3年后就回國的技能実習生,要讓大家感受到各地的友好。企業也要為此做出貢獻。
對外國人進行日語、日本習慣和規則的教育,會讓他們產生『同化教育』的拒絕感。應該制定對在日外國人貫徹人権保護?権利擁護的制度。和日本人同樣的工資,社會保險,勞動保險。更要保障其家人子女的日語教育等。
